中心动态

中心动态

传媒学院教学改革进入加速度

发布时间:2020-07-04 17:36  点击量:

2020年期末,传媒学院将《新媒体语言传播》《出镜记者》《访谈节目主持》等课程的期末考试部分环节搬入了抖音直播间,并引发了全院师生的广泛关注。从昔日的论文、试卷,到今日的音浪、粉丝和创作报告。学生的学业评价更加紧贴实践,更加关注学生的应变能力。

微信图片_20200715155112.jpg

明确方向,培养应用型传媒类人才始终是学院教学改革的旗帜

 

近年来,我国传媒产业发展迅速,行业规模逐年增长,短视频、直播、等成为网络世界的一个“风口”,社会在呼唤大量能策划、会演出、懂拍摄的传媒类人才。“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,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。”传媒学院张炜院长教育教学座谈会上指出,教育教学工作要围绕着实践开展,要通过实践打造学生的竞争优势,树立学生的职业精神。培养应用型的传媒类人才,要紧紧牵住实践这个“牛鼻子”,这已经成为了全院教师的共识。此次期末考试的改革就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诞生出来的,我们坚信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方向,以实践为准绳引导教学环节的创新,必将使学院的教育教学工作上升到新的高度。

微信图片_20200715155115.jpg微信图片_20200715155118.jpg

多措并举,不断促进学院教学向实践与应用型转变

 

在5月14日学校转型发展工作推进会上,杨庚宇校长指出,全校上下从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转型发展试点建设工作,集中力量把工作全面落实。传媒学院在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。扩大校企合作,学生的企业实践基地建设,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,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、教学方法、实践训练、队伍建设等方面下了大力气,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,打通了课堂与实践的堵点,搭建人才培养的“高速路”。

微信图片_20200715155121.jpg

我们建设了《形象设计专题示范》等一些列精品课程,作为实践教学的示范指导课程,老师们接到任务后充分准备,精心制作,全力以赴,形成了一套高质量的实践教学资源。

微信图片_20200715155125.jpg微信图片_20200715155129.jpg

我们在秀水街全面开展跨专业联合作业。三个年级近1000名相关课程的学生走进秀水街进行视频拍摄和采访。在以往视频拍摄的基础上进行了的全方位拓展,加强了商业实战与课程的融合;整合了学院各个专业的优势;提升了学院的社会影响力。

微信图片_20200715155132.jpg微信图片_20200715155135.jpg

我们创造了“工作室”的培养模式,有能力的同学进入工作室,深度融入北京传媒产业的大潮中去。

微信图片_20200715155147.jpg微信图片_20200715155140.jpg微信图片_20200715155149.jpg

我们邀请了多家直播公会进驻学院,让一线企业网络直播导师直接走进核心课程,快速提升学生在直播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营销专业技巧,学生与企业导师近距离沟通学习专业能力;所有学生进入各大平台的直播间,在真实的项目直播中积累人气,提升抗压能力,处理各种突发状况和事件;未来,燕京理工学院传媒学院将汇聚更多的网络主播孵化机构,形成京东最大的直播公会,以播音专业为突破口,尝试法律、电商、医疗、服饰等众多的直播类型,在产教融合的领域走向深入。

微信图片_20200715155142.jpg微信图片_20200715155153.jpg

我们同“中影集团”、“汉唐影视”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,我们制定培养方案,共同打造学生实践平台,共同开发视频,营销,“互联网+”等项目。就导演、播音、摄影、编导和表演专业学生的培养、实践和就业问题达成一系列的共识。深入挖掘产教结合的价值,打造了校企融合的新层次,为传媒学院应用型教学改革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。

微信图片_20200715155156.jpg微信图片_20200715155159.jpg

我们在端午节举办了以“我刚上大学那会儿”为话题、以音频多人聊天形式进行的端午节抖音直播活动。北京交通台103.9《一路畅通》当红主播嘉佳老师以特邀嘉宾的身份参与了此次直播,短短一个半小时的直播,累计参与人数1200人,点赞量突破1.7w。

微信图片_20200715155203.jpg微信图片_20200715155207.jpg

我们一直致力于搭建国际化的实践平台, 2019年11月15日日本著名演员平田康之在我院演出话剧《老人与海》体现了我院国际化的办学成果,通过优秀的戏剧作品进一步促进传媒学院的文化发展,增强中日文化交流。同时也开拓了传媒学子的眼界,提升了学生的文艺素质,陶冶了学生情操、繁荣校园文化。除此之外我们还频繁邀请了国际大师米歇尔·布洛克、乔治·博龙、尼克·杜拉斐等世界知名学者来学院授课、交流。从而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。

微信图片_20200715155210.jpg微信图片_20200715155213.jpg微信图片_20200715155217.jpg

效果初显,传媒学院教学工作迈上新台阶

 

评价学院教学工作改革,要全面审视学院教育效果,以学生的发展和社会反馈为标准。从规模上看,2019年我院2000多人次参与了各类实践活动,实践环节贯穿整个教学过程,真正扭转了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。从质量上看,传媒学院的各类实践活动影响力大、社会关注度强、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效果好。传媒学院师生近年屡获佳绩,办学成果喜人。这些都得益于传媒学院教学改革工作的深入推进。

微信图片_20200715155223.jpg微信图片_20200715155227.jpg

传媒学院派出学生参与了央视年春节联欢晚会、北京卫视夸年晚会等大型活动的录制活动;还参与了中央电视台《中国影像方志》、由奥运冠军何冲、青年歌手简弘亦、青年演员费启鸣参演的腾讯公益广告《星空青春季》的拍摄工作,全方位提升了学生们摄影、灯光、录音等各个环节的实操能力。我们还指导学生参与电影《桂香街》、《日心说》、《长灯歌》、《穿工服的青春》、《杀出侏罗纪》、等一些列电影的创作拍摄工作,其中《桂香街》被中宣部列为共和国70周年诞辰献礼作品入围金鸡百花电影节最佳音乐提名,《长灯歌》在优酷视频的播放量突破了1700万,《穿工服的青春》在央视6套播出。

微信图片_20200715155230.jpg

传媒学院师生创作的“抗疫”主题原创歌曲MV《春暖花开,等你归来》相继被中国教育电视台、凤凰网、河北新闻网、河北日报、燕赵都市报、河北青年报等多家媒体转载、阅读量突破10W+。

微信图片_20200715155233.jpg微信图片_20200715155237.jpg

传媒学院学生更是获奖不断、先后斩获第五届“央广网”主持人大赛中获得河北赛区决赛第三名,并进入全国总决赛;河北省第十九届“世纪之星”外语演讲大赛二等奖;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纪录片一等奖、第二届全国城市台主持人总决赛三等奖。

微信图片_20200715155240.jpg

当前,学院已经构建起了“实践”育人大格局。所有工作都是围绕着学生的成长成才这一核心。在大格局中学生是主体,教师是引导者,课堂是主渠道,学生的实践现场是主阵地,强化每一位教师的塑造学生实践能力的意识,在每一门课程中有机融入实践环节。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培养紧密结合,相互促进的新局面。可以说,传媒学院教学的应用型改革已经迈上了新台阶。

责任编辑:

版权所有:燕京理工学院|网站备案 许可证号: 冀ICP备09049748号-1

联系我们

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:2025-05-08 15:00:21